中山日报1月21日讯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最新一批的进口产品不合格名单,当中包含了251款食品和化妆品。而构成这200多款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添加剂超标,值得关注的是,当中不乏部分婴幼儿用品。 在此次公布的2015年11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共计公布了251批次不合格产品名单,不合格产品大多来自加拿大、新西兰、波兰和德国等国家,主要涉及饮料、糕点饼干、冷冻生鲜等品类,大肠杆菌群超标、过量使用各类添加剂以及霉菌超标成为不合格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此次公布不合格名单中,最受国内消费者热衷的代购产品中,进口乳制品成为“重灾区”,共计有来自8个国家的50批次乳制品抽检不合格。其中,产自澳大利亚的16款酸奶等乳制品分别因大肠菌群超标、超出保质期、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原因被销毁,产自意大利和法国的共计19款奶酪因霉菌超标,不能按要求出示合格证明材料等原因被销毁。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公布的不合格名单上,还有3 款来自德国的“昵昵乐”牌儿童牙膏因含氟量超标遭到质检总局退货。1月14日,记者在京东商城上搜索发现,该品牌各种口味的含氟儿童牙膏均在正常售卖,100克售价59元,每款产品页面显示均有过千个商品评价。记者了解到,在现行的2009年颁布的牙膏国家标准中要求,成人含氟牙膏中的含氟量应保持在0.05%至 0.15%之间,儿童牙膏含氟量也应在 0.05% 至0.11%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