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表示,奶业发展的关键仍是科技创新引领,可以预见的是,2024年下半年,针对精准人群的特色、功能性乳制品需求明显,同时,安全和品质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差异化产品自带“流量”
特色乳制品未来发展趋势明显
近年来,奶酪、益生菌、成人奶粉、A2奶等产品品类已成为各大乳企争相布局的赛道,与此同时,特色乳制品也凭借着与众不同的口感和不同于传统的营销方式占据乳制品市场的一席之地。
在我国,特色奶畜及其奶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山羊奶、绵羊奶、水牛奶、牦牛奶、马奶、驴奶、骆驼奶等。
中国奶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在乳制品市场上,特色奶的占比在逐渐上升;在市场消费端,特色乳制品的需求也愈发明显。以水奶牛为例,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水牛乳加工产值4亿元,2019年水牛乳加工产值22亿元,2023年水牛乳加工产值60多亿元,产值逐年增加,竞争优势和加工经济效益显著。
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国内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从而带来对本土产品的认同度提升,而具有地域特色的乳品,则正是本土文化的体现。从长期发展来看,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乳制品在国内大众消费者心目中更易于接受,这将成为一个趋势。
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
乳制品行业迎合多元化健康需求
事实上,乳品市场多年来的市场发展竞争并没有变,变化的只是消费者。
尼尔森IQ对中国消费者消费偏好的调查结果显示,注重低价和性价比的消费者占比有所增加,而追求进阶价值和维持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则相对较少。有37%的中国受访消费者表示将改变消费方式,寻求最优价格的产品;89%的消费者表示已经改变购物方式,通过各种方法、渠道追求高性价比。
如线上购物、寻求性价比高的产品、偏好大包装以及注重价值购买等,并从传统的“货比三家”、“更多更大更便宜”的策略,转变为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价格和价值的双重期望。
基于此,乳制品行业在健康赛道上呈现出营养添加、无糖低脂、调理与复合健康以及原生健康等多元化趋势。
面对消费者越发精打细算的省钱策略,乳制品企业需适应新的消费趋势,即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也要确保产品的价值和品质。
把握渠道增量
发力下线市场及多元化布局
面对乳制品行业的“红蓝海”,乳制品企业需把握多元渠道变化,线上线下齐发力。
头部厂商需利用线下渠道优势和线上资源进一步触达消费者;腰部厂商则需要应对来自头部厂商和新兴品牌资源掠夺的双重挑战;而兴趣电商的兴起为品牌孵化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加速了市场竞争。
企业需要在渠道策略上采取近场化及差异化布局,并加速适应兴趣电商的发展趋势,通过有效整合消费者、产品和渠道,满足不同的消费场景,孵化多样长尾品牌,迎合市场的细分需求。
一直以来,为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在积极助力。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乳制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且无论是从消费需求角度还是政策支持角度,国内居民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仍有庞大的增长空间。
(文章来源-特色乳制品)
|